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9 lines (45 loc) · 8.47 KB

why-can-i-get-a-job.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9 lines (45 loc) · 8.47 KB

校招的逻辑

by Arbeiter

校招是怎么回事?和社招有什么区别?

对校招的理解决定了我们如何认识自己手上的筹码,如何积攒更多的话语权,为自己尽可能争取利益。 我认为,应届学生是毫无工作经验的候选人:

  • 无法给企业带来正效益:无法上手马上执行公司的业务,甚至有可能捣乱;
  • 给企业带来用人成本:既有工资、社会福利的成本,也有培训、团队磨合的隐形成本;

但为什么企业还愿意招应届生呢?

  • 一方面,政府花了钱。政府会通过补贴和税收减免的办法给予满足校园招聘指标的企业各种支持。就是政府花钱帮应届生铺路进了企业。
  • 另一方面,应届生便宜。如果业务工作本身不复杂,请应届生快速上手即可以开展,那么相比于社招,校招得到的雇员的人力成本是非常低的。

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

  • 应届生核心的价值在于帮企业减税,以及自己未来可以成为合格劳动者的潜力;
  • 企业本质上不想要应届生,但是有其他因素降低了他们招应届生的成本,所以他们才会愿意校招;
  • 政府,以及在中国大陆的语境下的学校,希望应届生能够尽快进入社会,顺利过渡到工作状态。

这跟社招的逻辑是有本质差别的。社会招聘本质的目的是找不太需要培训的熟练劳动力,应聘者的绝大部分价值来自于ta本身的能力、经验。公司并不会设定某个“社招规模”;因为社招应聘者的人力成本显著地高于校招,公司也会非常谨慎,不会愿意招懂行的员工进来。现在互联网很多大厂的头部计划,看起来更接近社招的逻辑,从而也能给出接近甚至超过社招成熟员工的薪资待遇。社招过程基本只有招聘方和应聘方的双方参与,而校招实际上是有学生、企业、政府(学校)三方参与的。

那怎么准备校招?

既然企业对我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期待,心里很清楚我“是个水货”,那我只要我想办法弥补一下自己的劣势,展示自己真的能干业务的活、真的做过对口的科研项目、我愿意做工具人螺丝钉降低企业用人成本……那对于企业来说我就是那个能被从矮子里面挑出来的将军。(鲜有人愿意当廉价劳动力,但我展示的特征跟我真实的特征可以有区别,先通过校招拿到门票后面的事情再说。)所以在准备秋招的过程中,作为应届生的我们提升自己竞争力的着力点在于:**证明自己具有成为合格劳动者的潜力或者能力,证明自己对于企业来说成本足够低、价值足够高。**以互联网行业的技术岗举例来说,这意味着:

  • 学历、课程成绩:只有给你个人能力背书的效果。
    • 如果学校好、专业对口,就会进入到面试来对你的能力进行核查;
    • 否则你需要别的办法通过初轮简历筛选才能进入面试;
  • 学校奖学金、非专业奖项:辅助学历、课程成绩的背书效果。
  • 学校科研项目经验、论文发表:是个人能力的最好证明。大多数时候反映自己能够成为合格劳动者的潜力
  • 实习经历:是个人能力的最好证明。大多数时候反映自己能够成为合格劳动者的能力
  • 学校学生会、学工、志愿者服务经验:没有效果。

这一套标准和学校的标准是大不相同的。至于校园科研、项目、实习经历,我们不必受限于这些活动的狭义定义,也不要被它们误导:

  • 并不是能往简历上写的项目、论文,在求职的时候就是有效的。
    • “3篇CVPR投C++开发岗简历关都不过”,这并不是因为秋招寒冬
    • 有的项目本身就是打杂的,并没有有效体现你的能力,那么做得再多,简历上写一大页,也是没有效果的
  • 并不是“没有实习就完蛋了”
    • 不相关的实习经历和相关的科研经历相比,后者显然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 一项非常扎实的科研经历,有完整的设计、实现、评估、展示,甚至有对外影响力的科研项目,已经足够让简历非常吸引企业了,不需要额外做一个毫不相关的“基于C++的高并发Web服务器”
  • 如果科研本身和求职岗位的工作内容非常不相关,那么科研、论文再多也只能说明自己有思考、整理、展示等相对抽象的能力。
    • 其他理工科转行投递CS的岗位,3篇本专业的高水平论文,可能不如1篇高水平论文+一点岗位相关的经验

除此以外,校招还是带有很大不确定性的。参与校招不是参与学校的期末考试,没有满分,没有往年题,没有正确答案。这些不确定性来自于:企业安排秋招名额、薪资待遇和自己的经营状况、政府的政策导向、社会的经济情况都有关。站在2022年的秋天来看,COVID为主要代表的各种黑天鹅事件,显然给校园招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但是,无论校招形势有多差,都一定有人可以拿到满意的工作和高薪。我们无力改变大形势,但招聘不是考试,并不是所有人拿的考卷是相同的,我们能够选择自己的赛道、争取更多的机会,成为那个拿到满意工作的人——这也跟考试不一样,也没有外部的标准告诉你“及格”还是“优秀”,告诉你怎样的工作是好的,唯一的标准还是来自于我们自己。

为什么我不这样觉得?

上述的说法在具体现实中可能有很多看起来有偏差的情况。

Top2的学生很多人都经历过被企业用高薪争取这种事情,好像企业并没有“不想要Top2的应届生”?

并不是的,这个大前提是企业已经被政府要求校招达到某个额度,他们当然更倾向于把这些名额分配给更符合他们需求的人才。更何况Top2的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学校的背书,当然更受到企业的青睐;但这和社招的时候“应聘人能力很强从而受到青睐”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排名相对低一些的学校的王牌专业的学生身上,某个地区某个行业里面某校校友特别多的情况下,这种逻辑也适用于该校在校生。 对于所谓的“学历比较差”的同学,除了读研读博提升自己的学历以外,还可以从提升对岗位的切合度的角度出发,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也知道名校毕业生是否优秀其实也是个随机事件,越有名的学校毕业生优秀概率越大;如果你展现了一个非随机事件的特征,“我确实能够满足贵司工作的要求”,使得招聘你的期望收益可以比Top2的高,那你当然就会“逆袭”。

我的学长学姐非常优秀,发了很多文章,他们就拿到了很好的offer呀,难道不是paper多offer好?

但是,paper是学校对学业的衡量标准之一,发文章多不一定拿到好的offer,我们可能忽略了这些科研文章具体的内容是解决了什么问题,是不是企业关心的问题,或者学长学姐在做这些科研问题的时候是否思考了产业落地、公司业务的具体前景,我们也忽略了他们是否有通过科研以外的方面向企业展示了自己。简单归因为“paper多工作好”是不完全正确的;同理,抱怨“paper多但工作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看到企业JD上写的东西好多,我懂的程度也很浅,我大概率是无法胜任工作要求的吧?

在企业面前,应届生的底色就是“什么都不懂”,应届生懂得浅,尤其是对于业务、产业应用没什么了解,这个事情是符合企业预期的。应届生的价值确实就不是完全在于自己的技能、特长,更何况如果自己稍微还有一点特长,更何况如果因为这个就不给自己应聘的机会,那大可不必。

总结

应届生参加校招的一个常犯错误就是用学生的思维、学校的逻辑去理解招聘。很多大厂为了降低招聘成本形成了规范化的招聘笔试、面试,看起来很像是学校期末考试,而这种错觉更是加重了应届生参加校招的学生思维。这是我们很多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这里开始脱离学生思维的影响,学会思考事情背后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行逻辑,会有助于我们认清真正重要的事情,不被舆论、谣言、似是而非的贩卖焦虑冲昏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