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康马杰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评论家。美国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上一般均存放着他的著作。他被视为美国研究的大师。他的著作《美利坚合众国的成长》在中国学术界很有地位。《美国精神》是他于 1950 年推出的著作,推出后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重版 20 余次。我看得是南木等译的中文版。从上海带到美国,可谓千里迢迢。这本书对于理解美国精神的确是必备之书。
H·S·康马杰文笔老到,下笔有力,观察问题深刻,善于概括总结。康马杰自述他不准备写历史书,是阐释不是记录。它竭力想发现难以捉摸的“美国精神”,一种独特的美国思想、性格和行为方式。他选择了 19 世纪 80 年代中叶至 20 世纪 40 年代这段时间,认为这是美国历史和思想的分水岭。《美国精神》是一本大厚书,凡 50 万字,均可令人赞叹。
康马杰认为“美国精神”包括什么呢?首要的前提是美国人有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哲学。美国的性格是继承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美国的文化和制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和巴勒斯坦,如教会和家庭制度,以及价值观念。但康马杰认为这种继承是高度选择的继承,环境作用与选择,二百年来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变动很少,但社会组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心理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美国的环境消融了来到这里的不同种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差别。
康马杰说,不是局部环境而是美国的整个的环境决定了美国人的性格或造成了美国式的人。整个环境指土地辽阔,便于流通,独立的气氛,崇尚乐观进取的精神。在欧洲,由于有悠久的封建主义和民族主义传统,局部超越了总体;而在美国,由于在工业革命期间已日趋成熟,不承认强烈的地方性传统,须打破这种传统,于是总体超越了局部。他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美国人种族血统异常复杂,气候和土壤条件各地不同,却容易形成鲜明而稳定的民族性格,这不仅使批评家难以逆料,而且整个历史和经验也无法解释。每一个想理解美国的人,首要的是准备思考这个问题。
康马杰认为美国人民精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我摘录下来,大概有以下一些:
-
乐观精神是异常寻常的。这个国家万事顺利,自然条件如此优越,每一个有进取心和运气的人都可以致富。乐观主义来自现实变化,每天荒野变良田,村庄变城市,理想变现实。
-
信念是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不达全胜决不罢休。美国人关心未来甚于关心过去和今天,他们没有历史观念。认为只有那些对未来不可能发生兴趣的老妪才对过去的家族感兴趣。所以,他们从每一个打赤脚的男孩身上看到未来的总统和百万富翁,关心和爱护儿童,为他们工作,放手让他们成长。
-
视野广阔,想象力驰骋于整个大陆,讨厌琐碎的事务,犹豫不决和胆小怕事,希望大场面,容易接受大规模的计划和豪迈的事业。
-
文化是物质性的,认为生活舒适是理所当然的,并且怀着优越感看待那些生活水准不如他们的人。
-
总是顽强地去战胜困难,部分原因是他们确信坚韧不拔加上勤劳、智慧和运气,总会有好结果。他们的信条是艰苦工作,以偷懒为罪恶。任何有利于增加财富的事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
有强烈的数量观念,倾向于以数量来评价几乎所有的事物,如人口统计、摩天大楼、铁路里程、生产记录等。要描写美国人需要新词汇,甚至新数学。
-
注重实际,对政治、宗教、文化和科学尤其讲实际,不过对商务往往带有浪漫色彩。美国人总想发明新工具或新技术来适应新情况。喜欢创新,不太注重传统,对于任何事情都愿意试一试。他们对各种事情的反应是很实际的,美国有成千上万种发明,美国人以热衷搞小发明而闻名于世。美国高校最早开设技术课程。
-
讨厌理论和抽象思辨,像健康人不吃药那样避开那些深奥的政治哲学和行为哲学,任何一种超越常识的哲学都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唯一可以称之为他们哲学的乃是有用即真理的工具主义。他们本能的认为不幸的人和糊涂的人才求助于那种深奥的哲学,可他们不是那种人。
-
宗教虽然源于加尔文教派,却也讲求实际,他们信宗教但不虔诚,他们不再信奉上帝拯救人类的教条,而是本能地确信只有通过工业才能得救。教派很多,但被认为是不同的组织而不是不同的教理,他们已不再能分辨卫理公会和长老会有什么不同,正如他们看不出共和党和民主党原则上有什么不同一样。
-
在政治方面非常厌恶空洞玄虚的理论和夸夸其谈的人。有人笑美国没有政治哲学,他们对此处之泰然,认为不受政治理论的约束是好事。任何政党的空谈理论都不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尽管美国人很年轻,很不老练,但在政治上是成熟的。他们的政治机构就像他们发明的机器一样灵活有效。
-
对待文化持既怀疑又宽容的态度,当它妨碍较重要的活动时,他们就持怀疑态度,当它成为暇时或妇女们的一种娱乐时,他们又持宽容态度。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要求文化应成为某种有用的东西。美国人关心教育也舍得花钱办教育,他们希望教育能培养出有实际作用的人。
-
有一种夜郎自大的信念,他们轻视其他国家和民族几乎达到了旁若无人的程度。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家优越,自己也比别人优越,这种优越感产生一种天然使命感,相信自己是世界的最高希望。
-
爱搞实验,美国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实验场,既然每一个群体都是一场赌博,一种机会,那么美国人就是赌徒和机会主义者,他们很少留恋一处地方,对搬家满不在乎。他们不喜欢老一套,总爱干别人没干过的事,愿意接受挑战。
-
是民主的,完全平等的。环境为才能和幸运开辟了道路,但他们的民主是社会的民主,而不是经济上的民主。平等观念渗透到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领域,他们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和文学、宗教和政治无不体现平等观念,现实生活无不受这种观念的制约。实际上经济上的不平等被设想为平等的。平等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诚恳。
-
性情善良,宽厚、好客、爱交朋友,绝大多数人喜欢交际,喜欢集体生活。他们很随便,不拘小节,说话随便,衣着随便,吃东西随便,对人的态度也随便,可能会被认为是放纵粗鲁,不成体统。
-
觉得权威和规章条例是使人头痛的问题,认为要遵守某种规定是对他们的侮辱和挑战。学校几乎没有几率。父母极少管孩子,孩子极少尊重父母,但家庭生活是幸福的。军队纪律松弛,但可以打仗。美国人表面上不尊重法律,实际上是尊重法制的,宪法是至高无上的法律。
如此等等。康马杰的结论是:上述这些信念不能不产生实际的后果,不能不在美国人民的日常行为中有所反映。康马杰归纳这些特点的那一章叫“19 世纪美国人”。实际上在今天有些归纳还是适用的。自然,对于任何现实生活的抽象归纳,人们都可以举出支持和反对的实例。完全可以拿出许多例子来反驳康马杰。不过,作为一位美国学者对本民族的看法,姑且听之。康马杰说的均是优点,不免有些自吹自擂的味道。其实美国民族有不少缺点。
今天,可以从航天飞机和全球大战计划,层出不穷的新设备,大量的统计报表、讲究实际的精神,课堂中吵吵闹闹的景象,对政府丑闻的态度等种种实际生活中发现这些精神。
有时候,可以这样说,社会生活本无精神,等你去发现了,它便有了。或者说,世界上本来就有精神,问题是有没有发现。黑格尔就坚信他发现了“绝对精神”。美国人的精神就是没有“绝对精神”。
麻萨诸塞州可以说是政治历史古迹州。美国的古迹,怎么说也没有多少年,但对美国社会和政治发展说来确实至关重要。欧洲人常常嘲笑美国没有历史,其实这里揭示了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美国现代社会只有两百年的历史,它为什么能发展成世界上的第一流强国。这是当今人娄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
中国也有人说美国没有历史。
美国的建国历史陈列大部分集中在两个州,一是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一是麻萨诸塞州波士顿市附近的地区。在费城时,我曾去看了有关的历史古迹,包括独立战争时期几次重要会议的会场,宪法起草的地方,自由钟等。也有成群结队的美国人和外国人前来观光。这些地方都保存得很好,成为政治传统的实物教科书。从实物教科书说,美国人擅于此道。人们常常怀疑,美国社会没有什么政治教育。但其传统精神却深入人心。这里,“实物教科书”起了不少的作用。像美国总统退职后的图书馆等这类地方,都可视之为实物教科书。
实物教科书的最初几章在麻萨诸塞州。“五月花号”船于 1620 年将最早的移民送到美洲大陆。这是近代美国的肇始。“五月花号”是一艘较大的木质帆船,目前陈列的是仿制品,但据说与原型非常相象。船上的一切依然照旧,还有些穿着当时服装的人接待旅客,他们会一本正经的向参观者谈他们在海上的艰苦经历,并操着当时的语音语调。他们工作得很认真,一丝不苟。离“五月花号”船不远,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据说这是“五月花号”上的人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地方,是美国的开始。
美国人一般把美国精神追溯到“五月花号”,并认为美国社会后来的基本原则在“五月花号"驶向大陆时就确立了。船上的六十几个人确立了社会的基础。这种解释也许有道理,但不能过分。有一点是确定的,这就是当时从欧洲到美洲来的人,大部分是宗教上受迫害或政治上受排挤的人。1620 年,正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专制政治达到顶峰的时期,其后二十年就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见当时愿意离开欧洲和英国的是些什么人,他们怀有怎样的心境,他们来到这片荒凉之地是为了摆脱专制,逃避迫害,寻找自由和财富。这种精神鼓舞着他们来到新大陆。他们到达的是一块没有完整的政治秩序的广大的土地,所以他们可以实现他们的愿望。如果他们来到一块早就建立了完整的政治体系的地方,凭这几十个人无论如何化思想为行动,也只能接受现实。正像今天世界各地那样多的移民来到美国,谁也无法改变这里的制度。“五月花号”带来的精神之所以能生长发育,恰恰是由于这块土地在政治上也是荒芜的。
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这种精神只能在“五月花号”船上的人之间或与他们相同的人之间分享,也就是白人之间分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白人把印第安人和黑人排除在人的行列之外。美国的政治制度后来之所以能建立起来,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往往被人们忽视了,这就是当时的土著——印第安人的文明程度不高,还过着氏族部落般的生活,没有掌握基本的生产技术和耕种技术。这种状况使得欧洲文明人无法奴役他们,因为他们不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欧洲移民唯一的选择就是向印第安人要脚下的土地。如果印第安人是个文明程度相当高的民族,情况将是如何呢?
这就是我在研究生期间的导师陈其人教授提出的著名论点:移民垦殖的殖民地和奴役土著的殖民地的差别。移民垦殖指宗主国的一部分居民移民到一块土地上,进行劳作,如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奴役土著指的是一小部分宗主国的统治者统治殖民地当地的人民,如非洲许多国家、印度、印度支那等地。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殖民地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政治制度。二十世纪的历史指明了这一点。奴役土著有一个前提:土著能否被奴役?亚洲社会在殖民者来到之前,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为欧洲殖民者的奴役提供了条件。美国人在新大陆没有这样有利的条件。印第安人很久一直被视为野人,文明人只奴役文明人,而不太愿意奴役他们认为的“野兽”。
“五月花号”的精神生存下来,不是谁有意要维持它,而是社会生活必须由它来调节。我也看了普利茅茨种植园(plimouth plantation),在那里保留了十七世纪的一个居住区,据说最早的移民就居住在这里。这个村子邻近海边,放眼远眺,万里碧波。村子里的木板房子和各项用具,都是典型的旧时农村的样子。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贫穷落后。这是自然而然的。欧洲移民远道而来,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只能是这个环境。像这样的村子,现在的世界上依然多如牛毛,它们意味着什么呢?
正因为移民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便尤其珍惜自己的财富和生活方式。生来富有的人不会像他们那样有强烈的情感。所以,当英国要剥削他们时,他们便会奋起捍卫自己的生活。1775 年,美国人与英国军队发生战争,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我去参观了美国人打出第一枪的地方,有一个纪念碑。在河对面的路边,也有一块纪念碑,那是被这一枪打死的英国士兵躺下的地方。战争的结果,美国人获胜。美国的独立战争同时受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精神鼓舞,尤其是作为统治者的英国自身发生过革命。从美国的宪法可以看出,其基本原则都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法思想家的创造。美国在创造新制度时并没有遇到强大的旧制度的反抗,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同,这使它更易于宣布实行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原则。想想,德国在十九世纪中叶为何不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容克贵族的力量太强大了。
美国注重保存和保护这些实物教科书。在这些地方,都有专职人员管理,并且提供公众参观所需要的便利措施,如停车扬、小卖部、饭店、各类说明。展览的设施也有水准,差不多每个地方都有播映室,访问者都可以看到特地摄制的影片和幻灯片。对一些在中国人看来算不上文物的东西,均加以精心保护。所以,将来美国人会有历史,因为它现在全力以赴地加以保护。他们深知自己没有历史,对有一点历史价值的东西都视若珍宝。在历史太丰富的国度里,比这价值大得多的东西都被弃之一边。
美国人不仅保护历史,而且很懂得使这些实物发挥教科书的作用。这些地点均向公众开放,并为公众充分了解它们提供最好的帮助。其实这就是传播美国精神,这就是一种社会化了的思想政治教育。
任何社会想长治久安,都应当传播自己的价值体系,只不过传播的方法各有不同,而传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方法。
欧洲人看不起美国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欧洲人认为美国人没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没有文明,像一群突然暴富起来的“乡巴佬”。在政治领域中,这种观点反映在欧洲人认为美国人没有丰富的政治义化的遗产。欧洲贡献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霍布斯、孟德斯鸠、洛克、卢梭、密尔、黑格尔等思想大家。它们的成就很重要的一面在于他们对人类的政治生活作出了精彩的论述。当今欧洲乃至西方政治中的许多基本信条均发源于这些思想大家。美国的政治思想不那么发达,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元老们选择的是欧洲已经存在的思想体系,他们作的新的贡献并不多。美国的政治学者们也直言不讳。
虽然如此,人们决不能断言说美国人没有政治信条,政治信条在美国不起作用。哈佛大学的政治学者塞缪尔•P•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写了一本书,《American Politics:The Promise of Disharmony》(1981),专谈这个问题。他说如果认为政治思想在美国起的作用不如欧洲大,这将是一个错误。
根据亨廷顿的观点,“美国信条”(American Creed)从独立战争时期起就开始形成,从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美国就已经形成了某些基本的政治价值,这便是美国信条。美国信条的核心内容来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但也具有更为源远流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这些信条不仅存在,而且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接受。这些信条在两百年的过程中有这样和那样的流变,但其核心始终如一。这些信条构成美利坚民族的“自我”的一部分。社会上并没有许多人整天在宣传这些信条,但人们在实践这些信条。大学、法院、政府、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这些信条。在某种程度上,这些信条主导着社会。杜卡基斯和布什竞选中的一个主要话题就是讨论何谓美国的主流(Mainstream),谁离开了美国的主流。双方都不愿意离开美国的主流,否则将失去选票。
什么是美国的信条?亨廷顿认为可以归纳为:(1)自由;(2)平等;(3)个人主义;(4)民主;(5)法治。看上去很简单明瞭。人类的难题就在这里,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观念,要其成为社会的主导观念,也是难乎其难的,没有几代人的努力不能奏效,自然,美国信条和美国实践并不完全吻合。
信条从何而来?可以说来自独立宣言,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这些信条被用来当作思想武器。也可以说来自欧洲的思想传统,这些基本观念早在独立战争以前就在欧洲发挥得淋漓尽致了。美国人早期对这些信念的向往,是出于情感上的动力,或者说情感上的动力多于理性的动力。美国人信仰这些信条,不过从来没有一位思想家很好地论述过这些观念之间的关系,人们一直把它们当作一种理想。这些理想之间存在着冲突是显而易见的。亨廷顿说,多数统治可能导致侵犯少数人的权利,法律至上可能会削弱人民主权,个人主义可能会破坏民主,如此等等。这些冲突不仅在逻辑上存在,在实际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也显影出来。政治生活中的一些困境可以在这种境况中找到部分解释。美国人称道自己的民主,然而除了选举之外,普通人还能干什么?也许任何社会要组织起来,都超脱不了这种格局。
大部分人分享这些观念。这里有种原因,一个主要原因是在独立战争前,没有形成欧洲那样等级分明的差别,也没有形成以这些差别为基础的不同的思想体系。人们一开始就从总体上接受了为新世界而创造的价值体系。自然,在后来的流变中,不同的社会阶层对这些信条有不同的解释。两党之争是其集中反映。今天恐怕不能说所有人都接受这些信条,但大部分人接受它们。不少移民团体,由于不同文化的影响,难以真正认同这些信条。如中国人的移民社会、拉丁美洲的移民社会、日本人的移民杜会等。主流依然存在。美国人不断用这些没有确定含义的信条来保护自己,因为没有确定内容,反而容易长存。
一百四十年前,法国历史学家阿莱克西•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就说,美国人普遍认为人民是权力的来源。人们尊重自由和平等,大多数公民有政治权力等等。这些均为美国信条的构成要件。詹姆斯·布莱斯的归纳为:(1)个人有神圣的权力;(2)权力之源在民;(3)一切政府受法律和人民的限制;(4)地方政府优先于联邦政府;(5)大多数人比少数人明智;(6)最小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这些信念都是可以左右解释的。在一般情况下,美国人并不觉得有解释的必要,谁都认为自己知道真传。不过,到了危机时刻,人们对这些信条便会有不同的解释。
亨廷顿认为在四个时期发生过这样的情形:革命时期、杰弗逊时期、南北战争和六十年代动乱时期。在这些时期发生了什么?主要有普遍不满,政治思想在论战中起到重要作用,政治动荡,反对政权的情绪强烈,变革心理强化,政治参与扩大等。更重要的原因是,实际政治并没有实现这些信条,潜在的冲突不断地积累,最后像火山一样爆发,从而找到新的结构。因为大多数人相信这些信条,所以在爆发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更好地体现这些信条,而非改变信条。社会一直在实现相同的信条,与不断改换信条的社会相比,其社会发展的延续性对其社会发展的功效不可忽视。
不少政治学者都承认美国存在着 IvI Gap,即政治信念和政治体制之间的差异(Gap between Idea and Institutions)。尽管这些信念为社会的主流,然而实际政治生活远远落在这些信念之后。自由、平等、个人主义、民主、法治在美国也是发展中的事物,只不过与某些社会相比,发展程度不同。问题不在于这些信念什么时候全然实现,而在于杜会何时能创造出条件来促成它们变为现实。可能很多人不喜欢这些信条,但社会主流不容许他们逆潮流而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接受潮流,在必要时,人们才显示信条。
政治信条的状況,给人们一种启示。一个社会接受一种信条不容易,接受了之后要真正实践它们更不容易。对一个社会发展来说,第一步是核心价值成为社会主流,然后是使其成为现实。在核心价值没有成为主流时,要使其成为现实,难度自然更大。一个社会可以说它信仰什么,但不等于它实际上就拥有什么,或者不拥有什么。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中,总有核心价值,核心价值主导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主导着杜会大部分人的精神活动,也是社会大部分人判断各类私人和公共事物的标准。美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什么?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年来有激烈的争论。如自由主义者主张基本价值观念是平等,宪法写明每个人生来平等。而新保守主义者强调核心价值是自由,而非平等,自由在任何时代都是主导的观念。我在俄亥俄大学访问时,曾问过一个资深的研究美国政治的教授:“共和党和民主党究竟有什么区别?”他略微沉思后答道:“对自由和平等的看法不同,共和党侧重于自由,民主党侧重于平等。”可见对这两个西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基本方面,人们并非持一致的看法。
我个人的看法是,在今天的美国,倾向于以自由为主导价值观念的人多于选择平等为主导价值观念的人。自由的概念是今日美国精神和文化的主流。自然,不同的人倾向于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选择,并且要用这个概念来维护各自不同的利益。从这个角度看问题,自由是一个更易于被具有不同利益的人随意运用的概念,平等显得幅度小一些。我将在下面分析这个问题。
将近一百五十年以前,阿莱克西·托克维尔在美国转了一圈之后,写了一本书叫做《美国的民主》,这本书后来成为经典,至今依然是研究美国政治的基本读物之一。在美国这样一个缺乏理论权威意识的社会中,十分不易。
托克维尔的一个重要论点是:最重要的事实是全面的平等条件(equality of conditions)。这个观念对社会整个过程发生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社会上其他一切的价值观念均来自这个基本事实。这个论点可以说是对的,也可以说是不对的。就当时的情况来说,独立战争之后,宪法正式承认了人生来平等的原则。美国没有封建贵族的传统,所以在殖民统治被推翻之后,较易于建立一个平等的环境。这里没有常年积累的财富,没有政治上的显贵,条件平等较易于形成。而在英国和法国这样有长期封建制历史的社会中就不那么容易。尽管法律可以规定人人平等,但事实上形成的不平等不能用武力摧毁。兴许可以摧毁物质上的不平等,但不能摧毁精神上、文化上的不平等。这一点美国有其有利条件。托克维尔来自具有浓厚封建传统的欧洲大陆,觉得这里有更好的条件是自然而然的。如果他是从美洲到了大革命后的法国,恐怕难以得到这个结论。
说其不对,是因为当时人们所赞成的平等,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一种原则,远没有变为现实。哪怕是今天的美国社会,也难以说实现了宪法说的人人平等。不少学者和政治家不是在猛烈抨击这个社会的不平等吗?在托克维尔周游美国的时候,奴隶制在南方还普遍存在,南北战争那时候还没有爆发,妇女也没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印第安人更不用说了,经济上的不平等从那时至今始终存在。如果仅说条件平等,不说结果平等,似乎也不能下定论说当时存在着普遍的条件平等。托克维尔之所以有这种印象,我觉得主要是在一个更不平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的感觉。
这并不是说,在这两个社会之间没有差别,应该说走向平等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可以说,人民在那个时代是追求平等原则的,因为平等没有全然实现。
同时,选择自由的原则的人首先必须追求平等原则,因为没有平等的先决条件,自由难以充分实现。自由和平等,可以说是自洛克以来欧洲以及西方的两个主要价值核心。但他们并非是并行不悖的。在这两样价值均没有的阶段或者在这两样价值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之间的矛盾不会显露出来,或者显露得不充分。但在两种价值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这种冲突就会显示出来。如果讲人的自由,讲人的充分自由,那么平等就可能成为一种限制,因为平等要求不同的人具有同样的条件。如果将结果平等,这种局限就更明显。如果讲平等,那就意味着每个人平等的自由,如同孔德所说。没有任何人可以享有更多的自由。在一个社会中,很难达成这种局面。对于这些概念,人们有不同的规定,又是引起分歧的一个地方。所以,在平等和自由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新的矛盾又会产生。
托克维尔的时代,美国人的确追求平等,但这种平等是非常抽象和原则性的概念,现实生活中,平等的推行却很缓慢。妇女的选举权直到十九世纪下半期才慢慢确定,普选权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才确立。黑人的平等权利本世纪六十年代才成为人们考虑的问题。印第安人的平等权利始终受到侵犯。林肯总统为解放黑奴奋起呼吁。但他的基本精神并非是给黑人以与白人平等的地位。他曾保证:我从来没有说过让黑人进入政府担任官职,我从来没有说过黑人与白人联姻。我只是说黑人与白人之间存在着紧张状态。这不利于两个民族的共同生活。所以当代新保守主义的观念是:林肯只是给了黑人自由,而没有给黑人平等。
其实在美国人的心中的,大部分是倾向于自由。讲平等,只是在自由收到限制的时候。一旦这种约束被消除了,自由的价值或者期望值往往大于平等。
为何如此?因为西方体制保证的平等,只是形式上的政治平等,而非社会平等、经济平等。这一点已为西方学者所公认。形式上的政治平等确定之后,再进一步要求平等,就会涉及许多人的利益。历史决定规定形式上的政治平等易,实现经济平等难。
政治平等,意味着平等地贯彻法律,平等的投票权和其他政治权利等。这个前提确立之后,人们便开始自己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美国建国两百多年,在这个相对短的流变过程中,经济高度发展,相应地,社会的利益分化也必然明显,贫富差别越来越悬殊。时至今日,贫富差别构成社会主要的利益结构。在富裕社会中,真正的穷人不多,真正的富人也不多,但大多数中产阶级认为自己是富有的或会是富有的。这一部分人认为过去的富有或将来可能的富有依赖于经济领域的自由活动,如果限制这种自由,制造平等,就会损害他们的利益。经济领域不属于政治领域,不能强行要求平等。人们在这个领域中应当享有充分的自由。不能因强调平等,而拿别人的钱去给另外的人花。有钱的或有一分钱的人都会有这种想法。质言之,这种论调反映了富有者的愿望,他们不愿意限制资本的自由,也不愿意与社会大众分享更深层次的平等。
一百五十年后,至少是这个年限,美国的状况已与托克维尔的时代大不相同。政治平等的问题经过战后黑人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虽未解决,已有大的改观。而经济平等的问题却始终未能有实质性的推进。美国曾经搞了消灭贫困、福利政策、累进税来推进平等,但后来落得民怨载道。凯恩斯主义之福利政策,结果带来了滞涨。从此之后凯恩斯主义一蹶不振。大规模社会福利计划令人反感。民主党多次选举失败,也可以说明一点问题。
福利政策必须要抽取较高的税,以支持政府预算。抽高税,在任何地方都不会使人兴髙采烈,心悦诚服。美国人向往平等,但如今平等与高税收联系起来,他们就望而止步了。如果仍有人强烈主张这种平等,大部分人就会转向强调自由,认为这类平等是侵犯自由,自由成为主流,有深刻的杜会经济原因,其实也反映了社会不同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反映了一种分化。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看,美国人看自由重于平等,有时候追求自由的活动以追求平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目的达到之后,保存下来的往往是自由。不能说有的人不向往平等,但他们只向往政治平等,如果再往前走,就难以接受了。
独立战争把平等推到一个新的层次,后来的发展也不断推进政治平等。但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平等进展缓慢,原因是人们认为这属于自由领域,自由不可侵犯,尤其是私有财产的自由权。美国人只接受条件平等,而不接受结果平等。条件平等确定之后,便是自由领域。不少美国人确认条件平等已经实现,再讲平等只能是结果平等,这是自由成为当今主导价值的重要原因。
在个人主义盛行的今天,平等难以成为主导价值。
费城和华盛顿这两个城市之间有某种历史性的联系。费城曾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重要地点。1787 年,在费城召开会议制定了宪法。这部宪法一直延续至今,在世界上可称为最古老的成文宪法。华盛顿是当今首府,是具体体现宪法的扬所。1988 年是宪法制定二百周年,政府曾在自由女神下大搞庆祝活动,里根也到场讲话。美国人对自己的宪法最引以为豪。在费城时,我曾去过当年制定宪法的建筑物,但由于参观的人太拥挤,只在外面瞭望了一番。我在安那波里斯时曾见过当年美国宪法的一份手抄本,几张黄纸,竟能起这样大的作用?基础绝对在这些黄纸之外。
美国的宪法是独立战争的产物。这个演变大约是二十年间的事情:1770-1790。当时的美国有十三个分开的殖民地,归英国政府管辖。1774 年,第一次大陆会议召开,来自十三个殖民地的 55 名代表在费城开会,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1775 年,殖民地与英国之间发生战争,即在现麻萨诸塞州的激战。1776 年,美国政治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发表《常识》一书,要求独立。1782 年,独立战争接近尾声,在巴黎举行和谈,并签署了协议。1787 年,起草宪法。1788 年,足够数量的州批准宪法草案,宪法生效。1789 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1 年,在宪法中加入《人权宣言》。这就是当时政治发展的主要里程碑。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宪法产生于要求独立的斗争之中,其基本条文当然也是为了保障某些利益。
宪法的制定者就是本着这种意图。当时 13 个州向费城派了 55 名代表。起草宪法是一件艰巨的工作,但他们在一个夏天就完成了。可能是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关系还没有后来那样发达的缘故。如果换到今天,没有两年恐怕无法制定宪法。华盛顿、汉密尔顿、麦迪逊和富兰克林都参与了此项工作。这些人深受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他们熟知洛克的《政府论》、哈林顿的《大洋国》、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同时,他们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据说其中 20 人参加过各州宪法的起草,深通此道。有 30 人参与过各州的立法机关。熟谙官场利弊,也为宪法制定打下了基础。
在制定宪法时,遇到一个历史条件值得注意,这就是它是延续同一种制度,只是组织形式不同罢了。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已完成“光荣革命”一百年,英国统治者已非传统封建贵族。因此对美国来说,基本上是仿照英国的政治原则设立一套新的体制。也就是说,被统治者想学统治者的样子生活。而不少国家的革命面临的问题是改变政治原则,这要困难得多,因为没有人知道新的原则的实践,一片空白,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当然,在英、法、俄、中等国,因为旧制度的影响太大,所以也给建立一个新制度造成了困难。
出于自身的经历,美国人在制定宪法时,首要关心的问题是政府的权威和个人的自由。
英国人对殖民地的分而治之也给政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这种分离使一州无法支配另一州,政治事务必须协商,制定宪法的人都有各州做后盾,有很大的讨价还价的砝码。各州都不想让某一州有超过自己的权力。因而会注意在宪法中产生一种机制,防范有一州获得这样的权力。肯尼思•普莱维特(Kenneth Prewitt)和锡尼•沃巴(Sidney Verba)在他们的著作《美国政府导论》中指出,宪法反映了一种哲学观点。他们引了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的一段话:
人类的欲望、激情、偏见和自爱从不会被仁爱和知识所征服……你说,“对自由的热爱扎根于人的灵魂之中”。那么它也在一头狼的灵魂之中。我怀疑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有理性、更宽容、更善于交往……因此,我们不应仅仅依靠人们灵魂中对自由的热爱。必须准备好某些政治体制,以帮助自由之爱反抗它的敌人。
普莱维特和沃巴的解释是:没有政治限制,人是不可信任的。因此宪法反映出的人性观是悲观主义的,而非乐观主义的。这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一大差别。也许这可以从某种角度解释东西方政治发展的差异。
本着这些想法,宪法确定了以下三大基本原则:
-
实行代议制,包括废除贵族头衔,开放官职,定期选举,代议政治;
-
分权治理(分权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指的是联邦制,各州保留较大的权力。在当时这是唯一可行的方案。横向指通常所说的"三权分立”);
-
有限政府,即规定政府不能做什么,如不得干涉宗教、言论、写作、集会等方面的权利。同时规定“法治而非人治”原则(Government of laws,not of men),由于这祥的原则的要求,宪法确定了法院系统。
绝对不能认为制定宪法的人想到了所有劳苦大众,在为他们制定宪法。当时制定宪法的人想到的首先是维持他们的利益,这是一个新生的统治集团。宪法精神的大众化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黑人还在为争取自身权利浴血奋战。直到今天,黑人还在奋战,虽然不常常浴血。
一个举世瞩目的问题是:为什么宪法能延续二百年,而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记录。普莱维特和沃巴提供了一种解释:(1)宪法是一份政治文件,1780 年存在的政治冲突今天依然存在,只不过形式各异,如中央和地方的关系;(2)宪法保障的代议制、分权和有限政府往当时有足够的吸引力,今天也依然如故。
另一重要的原因是宪法的自身变化。如果宪法二百年中一成不变,很难想象它能持续到今天。宪法的变化特点是内容变,形式不变。宪法变化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宪法条文的普遍性,最高法院对宪法的新解释,宪法没有列举的权利,宪法修正案等。关键是宪法变的依据和程序还是出于这部宪法,而不是其他。世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今天美国人对宪法的解释早已大于二百年前,但大家宁愿说这就是二百年前的东西。因为今人说的话要叫人听从不容易,古人说的话要容易一些,有时要容易得多。
关键的问题是,实际上没有人有力量改变这部宪法,维持它并解释它是唯一出路。也许这是一条通则,如果还有某种力量可以改变宪法和政治制度,那这个社会在政治上和社会管理上就没有达到稳态。
波士顿旁边有一座宁静的小镇,这个小镇的名字叫贝尔蒙(Belmont)镇。据说这里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早期美国的政治制度。镇的管理具有很浓的自治色彩,是美国政制的源头,或者说是政治传统的一种体现。姑且称之为“政治基因”。所谓政治基因,是想探索一下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是在什么基本因子上发展起来的。1988 年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的路辛•派伊(Lucian Pye)教授也特别推荐这个镇,在他的陪同下,我们访问了这个特别的小镇。
贝尔蒙镇很小,离开波士顿大约半个小时的汽车路程,小镇共有居民 26,000 人。首先出来接待我们的是秘书。她是选任官。她第一句话就说,贝尔蒙小镇的管理组织是一种朋友和邻居自己管理自己的组织,即一种自治组织。她的第二句话是,这种组织和这种组织的精神起源于英国。在最早的移民到达美洲大陆时,他们就带来了这个传统,一直保存到现往。在东部地区,尤其是麻萨诸塞州,不少地方仍然保持着这祌政治上的特色,成为政治生活中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
可以简单地看一下这个镇的组织结构。该镇有一部根本大法,称 General by-laws,实际上相当于该镇的宪法。根据该镇组织法,享有最高权力的是全体公民,只要是居住在这个镇的成年公民,都有投票权。镇的具体组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选任官,另一部分为委任官。选任官由全体公民选出。行政首脑称为连选人(Selectman),也不是什么官衔,只证明他的地位。当选人共有三位,权力相等,组成当选人会议,负责日常的管理。当选人每年改选一位,可连选连任。除了行政首脑由选举产生外,其他有几位行政长官也都由选举产生,而非由行政首脑指定,如电力委员会、健康委员会、主持人、镇司库、学校委员会成员、自来水委员会等。这种机制保障所有的行政部门能对选民负责,而不至于由行政首脑主宰一切。同时还有一个选举性的镇会议,类似于议事机构,但真正有决定权的是全体公民大会。在选举人会议下面,有执行秘书、顾问委员会和镇委员会,负责帮助或协助选举人管理日常事务。执行秘书等均是委任官。执行秘书下有多名专管秘书,他们负责各类事务,如社区发展、老人事务、财政、消防、高速公路、警务、退伍军人服务等。在主持人(Moderator)下面,设有法律委员会、授权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等,这些均为委任官。这就是贝尔蒙镇政治组织的大概状况。可以看出,它有一个前提,即重要部门的行政官员均甶选举产生,保证公民能有效监督和控制行政过程。
虽然是个小镇,每年的财政预算也在几千万美元。如 1986-1987 财政年度,财政支出为 31,709,621 美元。这样大的一笔费用如何用,是镇里最大的政治问题。该镇的制度有效地保证了财务的正当使用,能够有力地排除贪污腐化行为,因为财政必须公开,必须得到全镇大会的认可。全镇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决定镇里的重大事务。我们来看一下 1987 年的全镇大会。1987 年全镇大会于 4 月 27 日在髙中礼堂进行,因为这是镇里最大的会场。开全镇大会之前,已经印发了需要表决的事项。各项事务已由授权委员会加以研究,并提出意见。
1987 年会议共要表决 47 项。其中大部分涉及钱如何使用,公共设施如何扩建,生活水平如何提高。也有政治性的,如第 2 项就涉及到向当选人授权解决冲突的何题,第 35 项、37 项等涉及到修改基本法的问题。这些项目较少,多的是具体生活事项,如提高官员的工资,扩大自来水管道,向官员提供出差旅费,购买停车场的计时器,修建公路,购买大型扫雪机、大型卡车、复印机等。可以看出,不少很细的项目,都要得到公民大会的批准。行政官员不得擅自动用钱款。一切财务都得公开。在全镇大会上,要讨论财政委员会的报告和授权委员会的报告。这些报告将各类官员和委员会成员的工资和津贴罗列得一清二楚。这可以杜绝营私舞弊。在这种体制下,要营私舞弊极为困难。自然也不能排除有这种可能性。
这种体制与古罗马的公民大会十分相象,的确生动反映了西方政治体制的基本内质。不过,贝尔蒙镇并不是独立的。它在镇内事务上有一整套独特的机制,但它必须服从州和联邦法律,美国的政治体制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地方政府并不千篇一律,尤其是县以下的政府。大部分地方政府都保存了传统的色彩。而美国人从未想到要使这些地方政府统一起来,而是任其发展。这种看问题的方法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从组织体制来说,全国是一体化的,但具体运作方式却各有千秋。实际上,每个地方政府都适应了当地的传统、当地的观念和当地的需要。任何政治体制,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良好运转。在很大程度上,美国政治制度与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的适应,并不体现在联邦和州级政府上,而是体现在县级以下的政府上。这是不少国家没有的机制。历史往往告诉人们,政治体制越是划一的杜会,政治体制的适应性越小。怎样协调宏观政治体制与具体体制之间的关系,是政治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说贝尔蒙的组织是政制的“基因”,指的是后来的政治体制是在这种小团体的政治规则上发展起来的。最初来到美国的人,在英国受到宗教迫害和政治迫害,对政治保障有最为强烈的愿望,对自身权利有最深切的认识,对政治权力怀有最大的戒心。另一方面,他们受的是西方文化的熏陶,他们在迫害中向往的是西方古代(古希腊)或中世纪公社的民主传统,他们不远万里来到新大陆,主要是逃避一种政治生活,建立另一种政治生活。这就是早期美国人为何有民主观念的原因。当然,与古代罗马的奴隶主的民主相似,这只能是他们之间的民主,而不是印第安人或后来的黑人的民主。不过,任何准备用于自己的政治权利,都要准备与别人分享,否则自己也会丧失它们。不仅很多国家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现代历史的发展也显示了这一点。待到独立战争,美国人想巩固的便是这种基本精神。这种精神在美国易于得到制度化,与最早的移民的性质有关。试想如果都是英国的王公贵族来到新大陆,美国会是什么样呢?
拉丁美洲国家和非洲国家贡献了不少实例。
1989 年 1 月 20 日,是布什当选为第四十一任总统的就职仪式日。这一天,布什和当选副总统奎尔要在国会山宣誓就职。所有的政界要人,白宫、国会参众两院和最高法院的领袖都要出席宣誓仪式。这个仪式将表明布什正式成为总统,里根正式卸职。此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项政治规矩。这项规矩其实成为对卸任总统和上任总统的约束,同时也向国民表示这个政治体制的基本运行方式。新任总统要在就职仪式上发表演说,表明自己的基本政策主张,这也是昭示国民。
政权的交接是人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最难解决的事情。不少社会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发展出完善的程序,成为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总统的就职宣誓,重要的意义不在于新总统有了权力,而在于旧总统因此失去权力,解甲归田,成为布衣。宪法并没有规定新旧总统如何交接,但就职宣誓仪式已有那样悠久的历史,如今已成为一个固定的政治规矩,整个过程非常程式化。
1 月 20 日早晨,国会大厦前面已准备好宣誓会场。各方要员和达官贵人先后进入会场。会场是露天的,有一个耸起的平台为宣誓的主席台。相当的时间,里根及各位要人坐车离开白宫,前往国会大厦。宣誓开始前,各方人马按一定仪式进入主席台。主席台后面连结国会大厦的一个门,用大红色的幕帘装饰,一条红地毡通往主席台前方,这里有一个话筒和讲台。首先是最高法院的法官入场,有导引人引入主席台。然后是女眷入席,包括里根、布什和奎尔各自的夫人,由导引人从另一条走廊引出。再是里根入席。里根之后是奎尔。最后是布什入席。每个人或每组人均有专门的人导引,相隔 1-2 分钟。
宣誓由国会两院联合会议主席主持。首先请一位牧师做祷告,祈祷上帝保佑美国,保佑布什总统和家人,保佑奎尔及其家人。然后由一个童声合唱团唱圣歌,赞美神。接着有一位黑人歌唱家唱赞美歌。奎尔首先宣誓,由最髙法院法官奥科诺领读,她读一句,奎尔重复一句。奎尔夫人手捧一本家庭用的《圣经》,奎尔将左手放在这部《圣经》上面。奎尔宣誓完毕,布什宣誓。由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威廉•H•莱因奎斯特领读。布什夫人手捧两本《圣经》,一本是家庭用的《圣经》,一本是当年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宣誓时用过的《圣经》。布什将手放在上面,跟着大法官念。
宣誓完毕,由那位黑人歌手唱国歌,全场同唱。国歌唱完之后,由布什发表演说,公布他的基本国策:
-
赞扬里根,说:“这个人在我们的心中和我们的历史上赢得了重要的位置。里根总统,我以我们民族的名义感谢您为美国所做的一切杰出的事情。”
-
向上帝祷告,说,“让我们更有力量从事您的事业,我们愿意听从您的意志,在我们的心中写下下述文字:用权力帮助人民。因为我们被赋予权力,不是去追求我们自己的目标,正确地使用权力只有一种,这就是服务于人民”
-
呼吁振兴美国精神,说:“我们不能只希望留给我们的子孙更大的汽车,更大的银行户头。我们应当希望给予他们一种感觉,什么是忠诚的朋友,什么是具有爱心的父母,什么是一个好的公民。美国如不具备崇高的道德目标,它就不是真正的美国。今天我们有这样的目标,这就是让民族的形象更可爱,世界的形象更美好。”
-
号召与吸毒作斗争,他说,吸毒等“罪行应该被消除。”
-
要求国会予以合作,他说:“我们需要新的行动……我们需要妥协……我们需要和谐……我向你们伸出我的手。”
-
表示决心,他说:“我并不怀疑未来,我也不惧怕前面的事物。我们的问题是大的,但我们的意志更大,我们的挑战是大的,但我们的意志更大。如果我们的缺陷没有尽头,上帝的爱的确是广大无边的。”
布什演说完毕之后,便与里根失妇告别。里根夫妇随即要离开华盛顿,也就是离开白宫。一架直升飞机将把里根夫妇直接送往安德鲁斯空军基地,他们将在那里坐飞机直飞他们在洛杉矶的家。布什夫妇和奎尔夫妇送里根夫妇登上飞机:里根时代宣告结束。
然后,布什返回国会大厦,在那里的一间办公室里签署了他作为总统的第一批文件,包括对他的内阁成员的任命书。在国会出席了午宴之后,返回白宫,有时步行,大约有 1.6 英里,标志着布什时代的开始。
这个过程,程式化程度很高,开支惊人。大概的统计数字是,整个就职活动(差不多一周)需要 3000 万美元,包括国家开支和私人开支。全套活动的门票(包括各种宴会、仪式等)为 25000 美元一张。正式庆典活动估计在 2000 万美元。1981 年,里根就职时花了 1600 万美元。这些钱都是私人捐助。政府也破费不小,国会对就职仪式的预算是 775,000 美元。华盛顿市政府拨款 230 万美元,提供警务、防火、医护等服务。国防部大约花了 250 万美元以提供军队、仪仗队等。整个活动的开支惊人,这也是美国体制的一个特征。大部分分开支来自民间,虽然这里面说明没有政治义务,但究竟是否如此,就难说了。不过,作为一种既定的程序来交替权力,这些破费比起以混乱甚至流血交替权力来,代价不算髙。
整个活动高度公开,电视和报章对整个活动有大量报道。就职仪式,电视台电台都做现场实况转播。政治公开在某种程度上也保证了权力交替的正常进行。这个过程,其实也告诉国民,权力交替按照程序完成。
任何政治体制,最为根本的问题之一是如何进行权力交替。这个问题不解決,社会就难以有一个持续的稳定的政治秩序。美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套政治规矩。人人必须遵守这套政治规矩,违背这套政治规矩,便不可能得到承认,不可能具备合法性。任何一位卸任总统想不离开白宫,都是不可想象的。布什宣誓就职的那天,里根就搬出了白宫。椭圆形的总统办公室人去室空。《纽约时报》上登了一幅照片:里根对这个空空如也的办公室投以最后一眼。宣誓仪式后,布什将在这里办公。里根班子的人也得搬出白宫。当里根离开白宫去参加仪式时,搬运卡车就开进了白宫。宣誓完毕,里根直接飞往洛杉机,成为布衣。尽管卸任总统对美国政治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平民百姓,但他的时代毕竟结束了。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政治规矩和政治传统有何作用。这套仪式是古老的,宣誓词是二百年前第一总统所用的宣誓词,《圣经》也是二百年前乔治·华盛顿用的《圣经》。美国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传统的民族。这种状况似乎有些奇怪:美国人那样追求创新,那样个人主义,怎么会这样看重传统。其实,越是在没有人说了算的地方,传统便具有越大的权威。传统成为现代人唯一可以依赖的东西,而现代人却不能拿出一种东西来使众人信服。在全国或州或地方政治生活中,规矩和传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权力更替这个敏感的问题上,规矩和传统更能约束人。凡是现代政治变动较大而没有形成政治规矩和政治传统的社会,权力更替都有某种困难,或者还在寻找合适的道路。
深究之,政治规矩和政治传统之所以有作用,在于它们能保护统治阶级内部不同团体之间的权力关系。社会形成的政治规矩和政治传统,其功能在于它适于协调社会不同集团之间的权力关系。这种关系植根于社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机制之中。政治规矩和政治传统是一种杜会制度长期运作的结果,最能反映这个社会的基本特性。
有时候,政治规矩和政治传统比法律更有力量,因为一种是写在文字上,一种是写在人们的信仰里。一个社会政治发展之路,就在于把政治原则和信念变为政治规矩和政治传统。
“美利坚第三共和国”,对不少人来说是个陌生的概念。不少人恐怕听说过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却没有听说进“美利坚第三共和国”。这个概念的提出早在 1969 年。当然这只是一位学者在一本书中提出的概念。此人叫西奥多·罗威(Theodore J·Lowi)。此书叫《自由主义的终结:美利坚第二共和国》。罗威在书中分析了美国主流思潮的演变,并指出了社会发展的趋向。这些分析,对于了解美国还是很有价值的。
在 1988 年唇枪舌剑的竞选中,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选择了一个关键战略,就是指责民主党假选人是“自由主义者”。言下之意,自由主义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著名的政治学家塞缪尔•马丁•李普塞特在 10 月 27 日的《纽约时报》上有一篇文章透视这种转换。他说,美国人一向是追求和憧憬自由主义的,当年独立战争的起因就是追求自由和平等。西方政治哲学的传统也以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如今,时过境迁,自由主义竟然成了反面的东西,被称为“自由主义者”似乎有些不光彩了。这个转折主要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六十年代。从六十年代之后,支持自由主义的人日益下降。原因何在?
自由主义的身败名裂和凯恩斯主义有关。资本主义的经典信条是“看不见的手”和“自由放任”。这是亚当·斯密提出的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则。然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或者说社会化大生产所产生的调节要求,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结构的一些弊病的基础。这些矛盾的演化,到了二十世纪初,已愈演愈烈,严重威胁了西方社会和资本主义制度。此时不少西方学者意识到应当修正西方传统的观念,找出脱离困境的道路。于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学说不胫而走,形成后来著名的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思想与传统的自由主义大为不同,他强调政府调节,强调政府通过“看得见的手”来促成“充分就业”,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倾向”,搞公共工程。资本主义世界在二、三十年代遇到普遍的危机,凱恩斯主义应运成为主流。如果资本主义没有遇到那样巨大的危机,凯恩斯主义是难以在西方立住脚的。人的天性总是如此:不撞南墙不回头。在政府政策方面,也往往如此。马上就会看到,凯恩斯主义自身又是怎样走上这条路的。
这个时机,恰恰是罗斯福当政时期。由于这种原则,凯恩斯主义便与自由主义结合在一起。如果当时是主张保守主义的共和党执政,恐怕也会选择凯恩斯主义。时势造英雄。另一个促使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相结合的因素是自由主义的哲学信仰。自由主义的哲学信仰是:人是有理性的,只要给人们创造必要的条件,人就能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保守主义的信仰是:人是没有理性的,应当对人的行为做出规范。按理说,保守主义更倾向于政府控制。然而创造良好条件的愿望和选举获胜的现实驱使自由主义与凯恩斯结合起来:通过政府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罗斯福新政的一个成果就是大幅度地扩大政府的权限,政府广泛的干预经济,全面介入社会经济领域,政府的功能一下子膨胀起来。这与传统的资本主义信念大为不同。
罗威认为这场变革导致了两个结果:其一是国家主义,其二是多元主义。国家主义主张国家行为高于一切,多元主义更确切的说是利益集团多元主义(Interest-Group Pluialism)。罗威认为利益集团多元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新哲学,是国家主义、资本主义和多元主义的杂烩,或称利益集团自由主义。
多元主义的含义是:(1)一旦集团成为市场规则,不完全竞争就成了社会关系的规则;(2)不完全竞争其实不是真正的竞争,而是某种讨价还价;(3)讨价还价是工业社会中取代暴力和强制的唯一选择;(4)如果制度稳定、和平,多元主义就可实现自我调节的属性。利益集团自由主义在某种程度上结合了多元主义。
利益集团自由主义,照罗威的说法,便是美利坚第二共和国。他说 1961 年以后的每届国会和每届行政当局都奉行这种主义。利益集团自由主义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政府机构摆脱了人民的控制,维护和建立了新的特权等。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新形态的自由主义并不能长期应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罗威的解释是:自由主义的政府无法规划,规划要求权威性地应用权威,规划要求法律、选择。自由主义用讨价还价代替了规划。自由主义可以扩大政府功能,但却不能协调这些功能。凯恩斯主义政策也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赤字财政成为政府的难解之谜。到六十年代末这些问题逐渐爆发,经济危机、财政赤字、社会问题、经济凋敝、道德日下等。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结合的结果,并不是光彩夺目,而是昏暗凄凉。六十年代末的普遍混乱,可以充分说明自由主义在今日为何声名狼藉,为什么布什可以把自由主义当作一盆脏水泼向杜卡基斯。
罗威所谓的第一共和国,是 1787 年至 1930 年代的美国,特征是联邦结抅,中央政府权力有限,州政府权力较大。第二共和国起于 1930 年代,这时中央政府的权力大大扩展,其中主要的权力是管制和再分配的权力。管制和再分配的权力使高工资、髙福利、高消费、髙赤字成为可能,最后导致社会怨声载道。如今反自由主义的情绪颇为强烈。第三共和国,意味着如何摆脱六十年代达到顶峰的困境,选择新的道路。利益集团多元主义败坏了传统的民主观念,使政府变得无能为力,没有威信,使政府无法再民主地运转。罗威所谓的第三共和国叫“司法民主制"(Judicial Democracy),强调在各个领域健全司法程序。
在凯恩斯主义的浪潮之后,社会的确面临新的选择。在凯恩斯主义下形成的社会框架和管理机制,如何才能改变,是一大难题。政府功能的膨胀如何才能缩小?正如一个人胖起来后,要想瘦便很不容易。一个是政府想瘦,第二个是民众想瘦。自由主义“奉献”了许多福利,这是不少美国人讨厌的,也是政府的一大包袱。问题是不能抛掉这个包袱,这是政治安定的一块重要基石。美国吃够了大政府的苦之后,想要小政府,但对美国社会来说,小政府肯定会造成整个社会的供血不足。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全面协调的要求,科学技术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美国人在意识形态和情感上不能接受全面协调。自由主义的回忆仍然笼罩着人们的心灵。这个挑战,还将持续多年。